11
2025-07
天地的中心,三千多年前老祖宗就找到了!
CCTV记录:沐肆洲
“天圆地方”是中国古人的宇宙观,历代帝王都要择这方天地的中心立国。 周武王灭殷商后,一直希望寻找到“天地中心”,作为都城的所在地。 三千多年前,在人们的世界观里,天地的中心在哪里? 今天,跟随小沐一起打卡世界遗产地:登封“天地之中”历史建筑群。 寻找天地中心的重任落在了周公的身上。 他将目光投向中原地区的嵩山,在嵩山一带进行了大量测量。 周公运用了一种古老而精妙的方法——“土圭测影”法。 这需要立起一根垂直于地面的八尺长杆,等待正午时分,记录出现在土圭上的影子长度。 周公最终发现,唯有在(河南省)登封告成之地,夏至的影子最短,冬至的影子最长。 《周礼》记载“日至之景,尺有五寸,谓之地中”。 于是,他昭告天下,此地为天地之中。 青铜器何尊上的铭文,记载了周成王继承武王遗志,在洛阳营建东都之事,其中提到“余其宅兹中国”,这是目前所知“中国”一词的最早出现,这里的“中国”,意为疆域的中心。 由此“天地之中“的地理位置也上升为“天下之中”的政权象征。 从此,这里不仅成为了中国天文历法发展的一个起点,也成为了儒释道等思潮的入主之地,“中”的思想也成为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核。 “中”的观念,像一粒种子,在中国人的血脉里成长,包容万象,影响了人们的思维和处事哲学。中庸之道,阐明了中国人的取舍和坚持。 数千年过去,这片土地还在诉说着中国人对宇宙的认知,对天地的敬畏,也见证着中华文明对“和谐”与“秩序”的永恒追求。
更多精彩内容,锁定CCTV-9,每晚19:50,纪录片《中国微名片·世界遗产(第三季)》正在热播,每集5分钟,敬请收看。